English

心理健康要从小做起

2000-06-26 来源:生活时报 静宇 我有话说

讲究心理卫生,能有效地预防心身疾病。学生心理健康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必然好,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然高。

健康的心理,主要靠后天的社会教育培养,但也不能忽视遗传因素和胚胎期的养育。

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就有关于“胎教”的论述,就认为孕妇的情绪对胎儿发育有影响。

美国心理学家欧丁格和西蒙在经过大量研究之后,发现母亲怀孕时,如有严重紧张焦虑,则胎儿长大以后情绪不稳定。作者曾对八例青年进行观察,其父母在他们胚胎期曾受政治打击,孕期情绪焦虑不安,因而这8位青年情绪不稳定,易焦躁、激怒。

有些学者认为,某些人先天性的生理缺陷,也可能与母亲妊娠期的情绪有关。胎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和氧气是由母亲血液通过胎盘供给的,母亲情绪变化会影响内分泌和血液成分,积极的情绪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利健康的化学物质,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血液中增加不利于胎儿的有害物质。所以,为了生育一个聪明活泼、健康可爱的宝宝,母亲在妊娠期一定要心情舒畅,情绪稳定,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。

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早在40年代根据500多名新生儿的观察发现,孩子从出生到3个月间,便已相继出现欲求、喜悦、厌恶、惊骇、烦闷等情绪反应。长到两岁就有对人的亲爱、尊敬、同情,对事物的好奇、羡慕,对评价的喜悦、失望以及厌恶、恨怒、恐惧等情绪反应。

中国有句古谚云:“三岁看小,七岁看老。”三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希望独自做一些事,于是常常表现得不听大人的话,甚至顶牛,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第一反抗期。这就要求父母因势利导地帮助孩子实现那些可以做到的事,而不是事事包办代替,更不应百依百顺。

孩子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。家中一来客人,孩子就“人来欢”或“人来疯”了。人都有自尊心,孩子也应被尊重。此时,要正确对待孩子,把他介绍给朋友,欢迎他表演些节目,满足他引人注意的愿望,同时培养他的社会交际能力。

孩子太乖,太服从往往不好,长大后缺乏独立工作能力,太静和太闹都不好,过分的静,会形成内倾性格。闹得太过分,则要考虑是否是“脑功能轻度障碍”的毛病,也叫“多动症”。

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。许多孩子孤僻、胆怯、说谎等问题,往往都是受父母影响而形成的。同时,家庭环境、成员之间的关系、父母的生活习惯、思想意识、作风情操等方面对孩子的品德培养、人格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。因此说,要想孩子心理健康,教育工作要从小做起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